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為什麼Cry It Out及睡眠訓練技術對寶寶有害 (百歲法、費伯法等)

有人說:「今天妳不讓寶寶哭,寶寶以後就讓妳哭」,我們應該這樣訓練寶寶嗎?請看“美國授乳顧問協會”怎麼說。

【為什麼Cry It Out及睡眠訓練技術對寶寶有害 (百歲法、費伯法等)】

註1:Cry It Out泛指任何會讓嬰兒哭泣一段時間的睡眠訓練法 (註:例如所謂的有限度的哭泣也是CIO),台灣常見通稱為百歲,在美國則叫費伯法(wiki定義連結)。

註2:本文刊載於United States Lactation Consultant Association〔USLCA, 美國授乳顧問協會〕的官方期刊Clinical Lactation《臨床授乳學》網頁,編號Volume 4 Issue 2,Issue 2探討睡眠訓練議題,並有介紹安撫寶寶及夜間育兒技巧,本社論作者為期刊總編輯Dr. Kathleen Kendall-Tackett。

《臨床授乳學》期刊網址 http://www.clinicallactation.org/





 

社論

1998年,《幼兒傷害及忽視 (Child Abuse & Neglect) 》期刊總編輯Dr. Dick Krugman,要求我寫一篇評論,內容為最近新發表的幾篇神經心理學上的創傷研究,評論特別著重於幼年時期傷害造成的長期影響。我很高興寫這篇評論,對於幼兒傷害/創傷研究領域,這是個很令人激動的年代。藉由新科技,研究者終於可以研究活人的頭腦。這項新科技開啟了全新的世界,而我有機會來匯整我的研究領域中主要期刊之新發現(Kendall- Tackett, 2000)。

我花了幾個月時間寫評論,因為這些研究領域很新,很多新發現是矛盾的,例如生理學上的重大挫折足跡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足跡是正好相反的,怎麼會這樣?通常兩者會一起出現,最後研究者發展了較佳的模型來幫助我們瞭解這些明顯矛盾的新發現,但在最初幾年時他們是很難理解的。

然而,有一項新發現在各項研究中是很一致的:長期壓力對腦部有害。它對成人是有害的,對於五歲以下的兒童更加有害,因為兒童的大腦具有可塑性,因此對於壓力是很敏感的。如同Bruce Perry發現,兒童期的長期壓力會永久改變兒童大腦的運作方式。關於壓力造成的影響 ,Robert Sapolsky (1996)在《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篇經典研究:“為何壓力對腦部有害?”,在這篇文章中,他敘述了壓力賀爾蒙可體松對腦中的海馬迴造成的影響,海馬迴與學習和記憶有關,在試管實驗中,對海馬迴細胞滴入可體松會使細胞縮小,對於人類來說,經歷長期的連續壓力或挫折會使可體松濃度升高,使海馬迴變的比沒受到長期壓力及挫折的人小。Doug Bremner及其他研究者在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退休老兵及受性虐待者身上發現了相似的模式(Bremner, 2006)。還有許多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以上概要為:長期性可體松濃度升高會傷害腦細胞

當我第一次知道出於善意的父母,會刻意讓寶寶長期慣例地升高他的可體松濃度,你可以想像我的震驚,父母希望訓練他們的寶寶睡覺並且獨立,有些訓練方法比較糟,有些比較和緩的方法,整體來看屬於回應式的育兒,或許可能不會造成長期傷害。我確定嘗試這些訓練法的父母認為他們是做對的事情,然而,如果他們瞭解生理學,就會知道讓寶寶長期提升可體松濃度是不對的

睡眠訓練及Cry It Out哭泣式技術也可能對哺乳有害,母親被教導在某些情況下要忽視寶寶的哭聲時,在其他情況下對於寶寶需求回應可能變得較困難。這種情況是文化壓倒了母親回應寶寶的天性。拉長每次哺乳時間間隔,或是在特定年齡時停止夜間哺乳,會直接影響母乳產量,造成母乳供給問題,減緩寶寶的體重上升,增加補給品的需求,並可能影響寶寶的成長。(譯註:關於哺乳與瓶餵應注意的要點,請參考:瓶餵與親餵的不同 & 如何改善瓶餵

去年夏天,有兩篇大篇幅報導的新研究,提倡睡眠訓練及哭泣式技術。這些方法是行為主義學派的遺跡,行為主義學派從1920年代到1960年代早期,主導著美國心理學,睡眠訓練的概念是,如果你回應寶寶的哭聲,你就是“強化”他的行為,也就是為增加他再次哭泣的可能性,對於這個說法,許多往後的人類學及心理學研究都證明結果剛好相反。

我也發現嬰兒及幼年早期的長期壓力,已被確認為成年人健康問題的主因之一,2009年,Jack Shonkoff和他的同事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一篇重要評論,他指出“成年疾病防治要從減少早期有害壓力開始”,對美國人的健康來說,這是個應該重視的問題,最近一篇發表於國家醫藥局(2013)的報告指出:多年來,美國人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平均壽命較短,近三十年來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特別是女性,不僅壽命較短,美國人整體生命歷程中明顯有長期健康狀態較差的情況。

為了改善下一代的健康,挑戰Cry It Out哭泣式睡眠訓練的霸權就是一個方法,作為前線上的授乳顧問,我希望提供有用的工具來說明育兒技術,我邀請Dr. Wendy Middlemiss撰寫這個睡眠訓練特別議題,來解釋為什麼睡眠訓練,特別是Cry It Out育兒方式對於寶寶和母親都可能有害,Wendy集合了一組研究者及育兒專家,對於提倡睡眠訓練的文章提出反駁〔請見期刊Volume 4 Issue 2內文〕,對於這個特別議題,她編輯了一些很棒的資源,包含給父母的宣導文宣及其他相關資源的網頁連結。

我希望這個特別議題資訊能對你有幫助,我們需要幫助母親們做出決定,對抗文化框架而對他們的寶寶做出回應,這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
作者:Kathleen Kendall-Tackett, Ph.D., IBCLC, RLC, FAPA Editor-in-Chief  翻譯:Millenia

期刊Volume 4 Issue 2其他文章重點簡介如下:
(文章內容請見 http://www.ingentaconnect.com/content/springer/clac )(連結更新)

Why Not “Crying It Out” Part 1: The Science that Tells Us that Responsiveness Is Key
如果不回應嬰兒需求,嬰兒可能會因為壓力而對腦部產生負面影響,本文從生物學及動物行為學角度,說明為何讓嬰兒哭會影響嬰兒發展,包含神經架構、壓力應對、生理健康、及社會情緒發展

Why Not “Crying It Out” Part 2: Can Certain Infant Care Practices Cause Excessive Stress?
本文說明一些常見的育兒方法會如何影響嬰兒發展,以及哪些方法會對寶寶風險較大,哪些方法比較能保護寶寶。

The Ethics of Early Life Care, The Harms of Sleep Training
有人說讓嬰兒獨立睡覺對他們是好的,讓嬰兒更健康,他們宣稱讓寶寶學習在晚上“自我安撫”能幫助嬰兒建立自我規律技巧,使寶寶更強健。但這些說法的提倡者並不瞭解人類發展理論,他們的說法是很危險的。

Bringing the Parent Back into Decisions about Nighttime Care
本文著眼於嬰兒安全與健康需求及回應,幫助父母選擇最適合自己家庭的夜間育兒方法。

Simple Ways to Calm a Crying Baby And Have a More Peaceful Night’s Sleep
說明嬰兒哭泣的相關知識,以及安撫哭泣嬰兒的方法。
(本文最後方之相關文章有本篇連結)

註:期刊Volume 4 Issue 2最後附上Finding Resources to Help Parents Create Healthy Sleep Environments (尋找幫助父母創造健康睡眠環境的資源),在全文版PDF檔的最後部分可看到,有需要的話有一些好的資訊連結可看。全文PDF連結:
本社論作者簡介:Kathleen Kendall-Tackett, Ph.D., IBCLC, RLC, FAPA is a health psychologist, IBCLC,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is President-Elect of APA’s Division of Trauma Psychology. Dr. Kendall-Tackett is Editor-in-Chief of Clinical Lactation,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at Texas Tech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and owner of Praeclarus Press www.PraeclarusPress.com.


後記:
2013.10.7,Evolutionary Parenting 的臉書粉絲團有一個訊息發布開頭為:
HATE the "your child won't remember crying" argument for CIO. Why?  ...(討厭對於哭泣式訓練用 "你的孩子不會記得他哭過" 當作理由...),有一位女士的回應另人印象深刻:
Lea Cohen Well, during the many years I worked as a psychotherapist I heard the sad stories of clients recalling being shut in cribs, terrified of calling for Mom. Result? 25 years later they still suffer! And that is only speaking of those who "remember" being abandoned! Many others carry the pain in their bodies and suffer, but experienced this repeated abandonment before they had language. Keeps the therapists busy!!!!
翻譯:恩,我曾經當過很多年的精神治療師,我聽過一些悲傷的故事,有些客人回憶起被關在嬰兒床裡,恐懼地哭喊媽媽。結果呢?25年後他還會為此感到痛苦!而這只是那些還能“回憶起”被abandoned(被遺棄)的人,還有很多其他人身上同樣背負著這種痛苦,體驗到重覆地被遺棄,在他們還不會說話時,這讓精神治療師變忙!!!(附帶一提,她的臉書資料顯示她是國際授乳顧問,當精神治療師再當授乳顧問,真厲害。)



關於睡眠訓練及寶寶的哭泣,國外已有很多相關研究,在此附上一些值得大家參考的資訊分享:

延伸閱讀:

◎Attachment Parenting 101: Ten reasons "crying it out" is bad for babies
10個Cry It Out對寶寶有害的理由:例如得到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機率增加、影響大腦發展、平均智商(IQ)下降、情緒控管能力變差等,網頁中有列出研究資料來源。

◎Stressed out: Studies show babies become anxious if ignored for even two minutes by mother
研究顯示六個月大的寶寶被母親忽視時會感到焦慮,甚至只要2分鐘,造成可體松濃度急升,此外,寶寶對於母親將會如何對待自已,有預期性壓力反應(近期有過多次被忽視後,再次到實驗室時,擔心又要被忽視,使可體松濃度升高)

◎Evidence Mounts Against Letting Babies 'Cry It Out' as New Research Says it Stresses Them Out
研究顯示,經過Cry It Out睡眠訓練後,嬰兒變得不哭了,但是他的可體松濃度依然升高,表示寶寶仍然感到高度壓力,雖然他已經不哭了。

◎Sleep Trai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這個網頁匯整很多關於睡眠訓練的相關資源,可看出國外對於嬰兒睡眠領域的新資訊和台灣有段差距。以上可看出“睡眠訓練有害”這件事,已經有很多相關研究,不能視為可能只是少數研究的看法。

現今歐美的母乳推廣,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餓了就餵不定時全親餵,這點和很多講求定時定量的訓練法不同,科學研究顯示其有益智商。以下研究也有相關。
◎Breastfeeding Linked to IQ (哺乳與IQ有關聯,可提昇嬰兒智商。 )
Breastfeeding(哺乳)可增進語言認知,並提昇IQ。

另外一篇網誌 “瓶餵與親餵的不同 & 如何改善瓶餵” 綜合分析了多篇研究:
其中Intelligence智商段落中寫到:由於親餵寶寶較不可能依照時間表(schedule)餵奶,而瓶餵寶寶較可能照時間表餵奶,基於這點若不能親餵,(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是否餓了就餵才造成親餵有益於智商,還是餓了就餵親餵母乳兩者皆有益於智商。)讓你的寶寶在有需求時就餵奶(瓶餵或親餵)有益於較好的認知發展及智商。

◎Educating the Experts – Lesson One: Crying
教導訓練專家-第一課:哭
本文說明寶寶為什麼會哭泣,以及哭泣會停止的原因包含以下幾種:
 1. 寶寶的需求被滿足了,這是最佳的情況。
 2. 哭泣會造成體溫上昇,當體溫過高時寶寶會減少或停止哭泣。
 3. 寶寶因為被訓練而放棄哭,或者他學到了沒有人會來幫助他。 簡而言之,不回應寶寶的溝通嘗試,會使他放棄哭並可能顯現出長期性習得的無助感(long-term learned helplessness)這種類型的停止哭泣會傷害寶寶的長期心理健康,無論它對於父母帶來多棒的立即好處。寶寶不哭了絕對不是因為他學會了訓練專家說的 “自我安撫”。
(註: “教導訓練專家” 系列文一共 5篇,以科學的角度指正一些嬰兒訓練書籍的錯誤資訊,其中點名了《Secrets of the Baby Whisperer》《超級嬰兒通》” 這本書,這本看似為溫和派的訓練書籍,因為違反學理且實行上常造成不良結果因此負評很多,AMAZON書評平均分數為 3.7星。對照組:Dr. Denmark Said It!》,台灣名書《百歲醫師...》的資料來源,Dr. Denmark即為百歲醫師,這本書的評分為 3.8星,也是因為違反科學且對嬰兒有害,因此負評很多。)

教導訓練專家-第三課:Touch
說明對寶寶來說Touch有什麼作用,以及缺少Touch的影響。

◎Educating the Experts – Lesson Four: Self-Soothing
教導訓練專家-第四課:自我安撫
科學顯示寶寶並不會由哭泣學會自我安撫,這就像是把不會游泳的人丟在水裡而造成滅頂一樣。

情緒控制,是複雜而困難的工作,即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完全超出年幼infant(嬰兒)的能力範圍。Children(小孩)需要花時間去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同類型的情緒控制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點學習。


◎ Educating the Experts – Lesson Five: Schedules
教導訓練專家-第五課:時間表
強迫寶寶在不想睡覺時要他睡覺,或是在他想睡覺時讓他撐久一點讓他清醒,會傷害親子關係造成寶寶更愛哭鬧,並且有造成SIDS (嬰兒猝死症)機率增加的風險此外,比起依訊號餵奶 (feed on-cue,意思同feed on demand,即想喝就餵餓了就餵,但feed on-cue一詞有強調觀察寶寶餓了的cue=訊號之意思。),依照Schedule (時間表)定時餵奶的寶寶,其喝奶量較少,體重成長較慢,並且不利於母乳產量 (親餵次數頻繁,並在晚上寶寶醒來時餵奶,有助於奶量增加),而在另一篇網誌 “瓶餵與親餵的不同 & 如何改善瓶餵”中也有提到,研究指出餓了就餵的寶寶比起依時間表餵奶的寶寶,有較好的認知發展與智商。

11 Benefits of Co-Sleeping
與寶寶一起睡的11個好處

Gentle Sleep Resources
溫和的睡眠資源
有許多關於嬰兒睡眠的好網站連結


相關文章:

睡眠訓練專家沒有告訴你的事
http://wombat-ch.blogspot.com/2014/03/expertdonttell.html

8個父母應該知道的嬰兒睡眠真相

很多被視為“嬰兒睡眠問題”的問題,其實是正常的嬰兒睡眠模式

為什麼非洲寶寶不哭

安撫哭泣寶寶的簡單方法並擁有更平靜的夜間睡眠

早期睡眠訓練的風險證明


國內外育兒資訊落差及影響 (包含國外反對CIO的許多連結)


當寶寶哭泣時,讓他知道他不是孤獨無助的


後記2:百歲醫師這本書中,有一頁是作者聲明,其中寫到作者有免責權,不需為讀者直接或間接採用本書作法所導致的後果負責。
這算什麼?這代表什麼?
寫書賣書要有良心,法律上沒責任,道德上絕對有責任!
這種不負責任的訓練,居然變成熱門的育兒寶典,讓很多寶寶受到了訓練
真令人為這些寶寶感到難過。

P.S. 教人家用趴睡是這本書最危險之處,全世界都在宣導嬰兒不要趴睡,因為趴睡會增加SIDS (嬰兒猝死症)發生的風險,而且這並非按照書中教的舖床法舖好床就能避免的。(舖好床、嬰兒會翻身,能降低Accidental suffocations(意外窒息)風險,但Accidental suffocations和SIDS是不同的,趴睡依然是SIDS的危險因子。參考文:維基百科的SIDS定義嬰幼兒躺臥比趴著睡安全)。此外也有研究指出,讓嬰兒獨自睡一個房間,比起和大人睡在同一房間(無論是同床或分床),SIDS發生機率會增加為2倍 (請參閱 “你適合與寶寶同床睡嗎?”),這些近代研究資訊並非百歲醫師這本書的年代就有的。

(本文歡迎自由轉載) (本篇短網址:http://goo.gl/cxzj0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