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你適合與寶寶同床睡嗎?

Is Bed-Sharing For You?





你適合與寶寶同床睡嗎?


 

你的寶寶要睡哪裡?這是近年來的育兒熱門話題之一。現代社會常建議嬰兒應該從第一晚開始就睡自己的房間,然而,傳統社會[1]以及許多西方父母[2]和他們的孩子同睡一張床。折中方式則是和嬰兒或小孩room-sharing(同在一個房間睡),但不睡在一起。在Attachment Parenting(親密育兒or依附式育兒)領域內,許多人,包含我自己都倡導bed-sharing(與小孩同床睡),然而,它並不是適合每一個家庭的,有些事並非總是被接受的。在此我希望籍由提出一些事,幫助你決定bed-sharing是否適合你的家庭需求,並分享為何每個家庭至少應該要考慮room-sharing



bedshare(同床睡)對你家來說是安全的嗎?

雖然很多bed-share的人相信bed-sharing可以減輕新手父母遇到的睡眠問題,但對有些人來說這不是個安全的作法。有很多教導bedsharing的資源,包含本網站EP的宣導手冊(see here)。簡短來說,考慮bedsharing時,有些事情是要謹記在心的。
若符合以下情況,你不應該和寶寶一起睡:如果你有吸菸;如果你經常服用藥物或接受治療,使你維持警覺及專注的能力變差。(換言之,就算是吃感冒藥時也不該同床睡。) 你也絕對不應該和寶寶同睡沙發或水床。此外有些許多父母沒想到的小事情,也會影響和較年幼嬰兒的bedsharing。例如,睡在軟床墊時不應該bedshare,因為嬰兒會下陷,如果他翻轉成趴睡會阻礙呼吸,而這時他還太小而不能移動他的頭。如果你睡覺需要在床上放很多床單和枕頭,這對小嬰兒來說不是安全的睡眠環境。床的位置如果高,也有造成寶寶摔傷的風險,所以床應該儘可能接近地面。當然當小孩長大後,這些風險會變小。因此有些家庭是從room-sharing開始,讓嬰兒睡小床或搖籃並靠近大人的床,當嬰兒長大後,再換成親子同床。
 


 

 

你對於bedsharing感到滿意嗎?

即使我(以及其他許多bedsharing父母)希望大家能感受bedsharing帶來的溫馨與love,我必需老實說,對於有些家庭來說bedsharing不是最佳選擇。不滿意來自於兩方面,第一,生理上不舒服的問題,對於有些人來說它就是覺得不舒服,有些家庭會讓老爸睡一間,老媽和寶寶睡另一間,特別是媽媽有在breastfeeding(親餵)時,bedsharing對於親餵是很適合的(see here)。但有些情況是老媽或寶寶在對方身邊會睡不好,這沒關係,如果你或寶寶在兩人睡一起時會睡得變差,表示bedsharing不適合你們。然而,你總是可以room sharing,這也能讓親餵較為容易,並帶來人類睡眠時渴望的親近感,並能讓SIDS(嬰兒睡眠猝死症)的風險減為一半,相對於讓嬰兒獨自睡一間時[3]Room sharing包含讓搖籃或小床靠近大床邊,或是當孩子較大時用分離的床墊。

第二種不適感來自於心理,不幸的是我認為這主要來自於我們社會的期望,以及帶來恐慌的說詞-父母如果和小孩bedshare會害死他們的孩子。這類說辭會誤導別人,而且對於bedsharing該注意的事情未能提供幫助。如果許多其他事情一樣,可以安全的做,但也可以做的很危險。無論原因為何,有些父母對於和嬰兒共享睡眠空間感到過度焦慮及害怕。如果是這種情況時,你不應該bedshare,但以room-sharing替代,使嬰兒能靠近你而不增加壓力和焦慮。事實上,有些父母在開始room-sharing一段時間後,變成感覺夠自在了而轉換成bedsharing。有時候需要的是看看你和寶寶實際地協調狀況,以及一些關於如何安全地bedshare的研究,來讓父母做出改變。

對於這類恐慌我想提一件事,有些父母會擔心婚姻或浪漫關係受到影響,在此讓你消除疑慮,雖然讓另一個小人共享大床,會改變關係的表現形式,但如果你們做些功課,發揮創意,彼此有互相承諾,你們的關係不會有問題的。事實上有研究支持這點,婚姻關係不會因為bedsharing而受到負面影響[4],所以你不需要擔心。
 

你是哪一種睡眠者?

在“要不要和寶寶同床睡”的討論中,一個很少提到的相關問題是“媽媽是哪種類型的睡眠者?”讓我在此解釋,Thomas Anders和其同事做了觀察性的研究,來找出bedsharing及單獨睡的嬰兒的睡眠模式[5]。一般而言這研究只看嬰兒,研究者需要觀察特定嬰兒在bedsharing時,以及單獨睡時的狀況。問題在於如果一個嬰兒習慣和媽媽睡,他的行為可能和另一個習慣自己睡的嬰兒差異很大。他們發現了什麼?雖然bedsharing和單獨睡的嬰兒睡了同樣長的時間,他們夜間醒來的模式是不同的,具體來說bedsharing嬰兒較頻繁醒來,但醒來的時間短很多,而單獨睡的嬰兒每段睡眠較長,但醒來的時候,維持醒著的時間較久。

這和父母有什麼關係?這要看你是哪種睡眠者。如果你發現你很難再次入睡,無論你多常醒來或醒來的原因為何,你或許發現和寶寶room-share比較好,但睡在自己單獨的床面上,較可能延長寶寶每段睡眠的時間,而當寶寶醒來時,至少你也同樣是要花點時間才能再次入睡。然而,如果你發現自己醒來後可以很快再次入睡,特別是如果你有機會能再睡覺時可快速睡著,但當你有事不能睡覺時,寶寶可能較常醒來,bedsharing可能較適合。沒錯,寶寶或許會較頻繁醒來,但醒來時間較短,讓你可以很快再去睡,而如果你有在breastfeeding(親餵),許多媽媽最後選擇和寶寶bedsharing,讓寶寶可以不需要太多協助就能喝奶,媽媽只在餵奶時醒來,以得到較長的睡眠時間。

結論

大部分bedshare的人都喜愛它(bedshare)這是給小孩大量touch的絕佳方式,而且對於許多有工作的父母來說,它提供了白天時你難以達到的接觸(孩子)程度。然而它也不總是適合每個人,沒有bedshare你依然可以和小孩建立安全依附關係。每個家庭都必需考慮自家需求,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指引你做出最適合你家的決定。但在此要懇求你…如果你不能或選擇不要bedshare,請room-share(同房間睡)我們人類是群居的生物,這點在睡覺時也是一樣(see here),我們的嬰兒在靠近大人時睡得最好,嬰兒會聽到我們呼吸,感受到自己是被注視及關注的安全感,不僅如此,讓寶寶獨自在自己房間睡覺時,發生SIDS的風險是room-share的2倍,所以為何要冒這個風險呢?


(圖中文字:嬰兒猝死研究資料顯示,嬰兒獨自在一個房間睡覺的猝死率,是room-share嬰兒的2倍。)



父母的共同目標應該是給小孩安全的睡眠體驗,從嬰兒時期開始,正向的睡眠聯想對於孩子的一生是有幫助的。人類演化成互相親近地睡覺是有各種原因的,而現代育兒方式應該要記住這個事實,bedsharing並非適合每個人,但靠近你的孩子睡覺?這是應該要的。

 


相關文章連結:


7 Benefits of Sleeping Close to Your Baby
靠近寶寶睡覺的7項優點
http://www.askdrsears.com/topics/health-concerns/sleep-problems/7-benefits-of-sleeping-close-to-your-baby


Scientific Benefits of Co-Sleeping
與寶寶同床睡的科學上好處

http://www.askdrsears.com/topics/health-concerns/sleep-problems/scientific-benefits-co-sleeping

有益心理穩定、降低SIDS(嬰兒猝死症)、長期心理健康、比睡小床安全等

 






[1] Diamond J.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New York, NY: Viking (2012).

[2] Lozoff B, Wolf AW, Davis NS. Cosleeping in urban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Pediatrics 1984; 74: 171-182.

[3] Blair PS, Fleming PJ, Smith IJ et al. Babies sleeping with parents:case contro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isk of 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CESDI SUDI research group.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9; 319: 1457–1462.

[4] Messmer R, Miller LD, Yu C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fant bed sharing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for mothers of infants. Family Relations 2012; 61: 798-810.

[5] Mao A, Burnham MM, Goodlin-Jones BL, Gaylor EE, Anders TF. A comparison of the sleep-wake patterns of cosleeping and solitary sleeping infants.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35: 95-105.